01
姓名:骆怡嫔
班级:数字媒体艺术2202
社会实践过程:
在村委会的统筹安排下,我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日常工作当中,例如协助村干部细致整理村民信息档案,对村民的基本信息以及家庭状况进行了全面更新,确保档案内容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并且助力制作村务公开栏,精心筛选、整理各类村务信息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给村民,有效提升了村务信息的透明度。
社会实践感悟:
在这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治理工作的艰辛与重重挑战,村委会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村干部具备全方位的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与此同时,我也真切感受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以及对村庄发展的殷切期待,这些经历让我对农村基层治理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为农村发展奉献力量的热情与决心。
02
姓名:林睿
班级:产品设计2402
通过厦门艾施会慈善会这个平台深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贫困户挨家挨户走访,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家庭人口、收入来源、贫困原因、等基本情况。在扶贫过程中扶贫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因病致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很多家庭因为家庭成员生病,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还失去了主要劳动力。还捐赠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参与扶贫工作,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这段时光让我收获颇丰,对扶贫工作也有了深刻感悟。
扶贫是一场温暖的奔赴:当我踏入贫困地区,看到那些质朴的村民因生活重压而紧锁的眉头,内心满是触动。每一次与他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困难与期许,都是心与心的靠近。为贫困孩子送去学习用品,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帮因病致贫的家庭申请医疗救助,让他们重燃生活希望。这些点滴,是扶贫路上的温暖注脚,让我明白,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他们的生活添砖加瓦,带去改变命运的曙光。
扶贫是责任与担当的践行:参与扶贫,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肩负着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的使命。每解决一个难题,每推动一项产业发展,都是对这份责任的践行。这不仅是个人的付出,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担当。在扶贫路上,虽有艰辛,但看到贫困地区一步步蜕变,我坚信,只要我们勇担责任,就一定能汇聚起战胜贫困的磅礴力量,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希望。
03
姓名:杨乐乾
班级:视觉2301
社会实践过程:
2025年寒假期间,我有幸作为学生参与中国·洛阳(庞村)第四届钢制家具博览会,从筹备到实践全程投入,完成了一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探索。
我运用在校学习的平面设计技能,为所在企业设计数字化邀请函,融入钢制家具的工业美学元素,通过线上渠道精准触达500余家目标客户。并协助布置智能家居展区,结合博览会“智能家居,智联未来”主题,参与搭建物联网技术体验场景,直观呈现AI算法与钢制家具的融合应用。
社会实践感悟:
展会中“智慧档案馆”“数字孪生工厂”等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制造业必须拥抱AI算法、物联网、绿色智造,通过技术迭代提升产品附加值。
与晋钢集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等签约方的交流让我意识到,产学研融合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大学生应主动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
从设计邀请函到运营网店,课堂知识需通过真实场景检验。未来我将持续关注智能家居与绿色制造赛道,探索直播电商、跨境独立站等新渠道的实践可能。
本次实践让我亲历洛阳钢制家具产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愿以专业为锚点,助力国产智能家居走向世界舞台,在科技与产业的浪潮中书写青春答卷。
- END -
初审 | 田津辅
复审 | 黎恒
终审 | 刘珊珊